多地闭店上热搜,中产的白月光无印良品怎么了?

2025-08-26 23:06 阅读
江瀚视野

对不少人来说,来自日本的品牌无印良品无疑是大家的心头好,凭借着较好的品质和极简的设计,这些年无印良品在市场上备受关注,但是就是这个红火的企业,最近却因为多地闭店上了热搜,让人不禁想问这中产的白月光是怎么了?

一、多地闭店上热搜的无印良品?

据凤凰网财经的报道,8月的北京世茂工三商场,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走廊,却照不亮 MUJI 无印良品门店里的几分冷清。淡灰色闭店通知贴在玻璃门上,“8月31日终止营业”的黑色字体,在店内暖黄灯光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。

无印良品闭店的场景并非孤例:北京国瑞城店的“最后营业周”提示、上海正大乐城店清空的货架、长沙泊富广场店摘下的“MUJI”灯箱,曾经占据城市核心商圈的极简风门店,正悄然从一个个商业体中退场。

对于关店情况,无印良品方面对媒体表示,“个别的闭店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,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,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。MUJI中国目前坚持每年开40家左右门店,3月1日至今MUJI新开了15家店铺。”

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,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,曾经追逐浮夸品牌、为溢价买单的消费者,慢慢收起了盲目,开始偏爱更理性、更实用的选择,不再为虚名多花钱,只想要实实在在的好东西。

而无印良品,恰好踩中了这个时代的需求节点。它带着 “没有多余品牌标识、却有扎实品质、价格还亲民” 的核心主张走进市场,精准戳中了当时消费者的痛点,也由此慢慢站稳了脚跟。

二、中产的白月光无印良品是怎么了?

近日,无印良品多地闭店的消息冲上热搜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,这件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?

首先,闭店与开店是零售业态的常态。我们必须明确一点:无印良品作为一种快消新零售业态的企业,无论是开店还是关店,本质上都是市场资源配置的正常结果,属于产业发展的常态,不能简单地将其解读为品牌衰落的信号。零售行业本就具有高度的动态性,门店的开设与关闭是企业根据市场反馈、租金成本、消费趋势和战略调整做出的常规决策。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快速迭代的背景下,线下零售的“试错—优化”机制尤为明显。

因此,仅凭“闭店”这一现象就断言无印良品“不行了”,未免过于草率。事实上,关店也可能是企业优化渠道布局、提升单店效益的战略举措。例如,关闭低效门店,集中资源发展高潜力区域,正是许多成熟零售品牌在成熟期的常见做法,甚至于大名鼎鼎的优衣库每年闭店和开店的数量都基本上一样多。

其次,无印良品当前的问题却也不能忽视。无印良品自创立之初,便以“反品牌”“去设计”“优质低价”为核心理念,主打“无印”(即无品牌标志)的白牌商品,试图通过简约设计、环保材料和合理价格赢得消费者青睐。然而,当这一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后,其定价策略却与“低价”理念背道而驰。以一款基础款棉质T恤为例,无印良品的售价往往在百元以上,而同等品质的国产服装品牌售价可能仅为三分之一。再如其文具、家居用品等品类,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
这种“高价白牌”策略,使得无印良品在中国消费者心中逐渐从“性价比之选”演变为“中产生活方式的象征”,依赖的是品牌溢价和文化认同,而非产品本身的成本优势。然而,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理性意识的觉醒,这种依赖“情怀”和“格调”的溢价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。

第三,国内外品牌竞争加剧导致市场空间被快速挤压。近年来,中国涌现出大量类似风格的本土品牌,以名创优品、KKV 等为代表。名创优品以极致性价比吸引了众多消费者,其产品价格亲民,且通过不断推出热门 IP 联名款,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。例如名创优品与迪士尼、三丽鸥等 IP 的联名产品,一经推出便引发抢购热潮。与此同时,海外巨头也纷纷布局中国市场,像奥乐齐,以高品质的自有品牌商品和良好的购物体验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。这些竞争对手从不同角度切入市场,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,使得无印良品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。

这些新兴势力共同构建起一张密不透风的竞争网络:向上有奢侈品降维打击轻奢领域,向下有本土品牌蚕食大众市场,中间层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。在此背景下,无印良品赖以生存的“中间地带”战略显露出明显短板——既缺乏高端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支撑溢价能力,又未能像平价品牌那样建立成本护城河。这种定位模糊使其在两面夹击中愈发被动,尤其在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中几乎丧失抵抗力。

第四,无印良品到底该怎么办?无印良品必须要赶快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,不是说简单降个价就能解决问题的,而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产品链体系形成其在中国的差异化优势,这可能才是无印良品在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。降价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吸引部分消费者,但从长远来看,无印良品需要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

一方面,深化本土化研发,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专属产品,而非简单复制日本市场的产品线。另一方面,强化供应链管理,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,实现“优质优价”而非“优质高价”。唯有如此,无印良品才能在中国市场重新找到自己的“护城河”,从一个依赖情怀的“白月光”品牌,转型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零售企业。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用户点评
    打开APP,查看更多评论
  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    x

    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   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  打开APP
    前往,阅读体验更佳
    取消
    ×
    问政江西小程序
    长按进入,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