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君|庐山行记(游记散文),惟静观者能得其妙耳

2025-08-28 11:28 阅读
青苔社

庐山行记
□闻君

乙巳年孟秋,友人遽相邀曰:"何不上山啜新茗?"余素乏方向之识,虽数登匡庐,犹不辨东西。幸得地接周旋,免却门票之资,径乘缆车直上,颇得便利。

缆车徐升,轧轧作声,恍若登云之梯。窗外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,云絮翻涌于履舄之下。往日盘桓之十八弯山道,今观之宛如青罗带间银钩,隐现于翠霭之中。不过一刻光阴,已自尘世摇入云霄。

及抵牯岭,早有侍者鹤立相迎。黑色轿车静候道旁,载吾辈穿行于冷杉甬道。余启轩窗,山风挟松香清气扑面而至,凛然似薄荷沁骨,此乃庐山独有之韵致。

莲花山庄隐于万松深处。数椽欧式小楼依山势错落,朱铁屋顶为斜阳所镀,熠熠生辉。最高处石砌别墅,即张学良将军旧日幽居之所。青石径生苍苔,罗履踏之需慎,反是布鞋更为稳便。

尤可赏者乃无边泳池。一泓碧水直泻云涛,与天际霞彩相接。凭栏远眺,但见层峦叠翠尽收眼底,山麓屋舍星罗棋布,远处烟霭迷蒙,天地交接处唯见苍茫一线,恍若米氏云山画卷。童稚嬉戏池中,飞溅水珠间倏忽现虹——盖山间水汽与夕照合酿之奇观。

向晚时分,天幕煨作流金,渐次染为绛紫。吾辈坐于帆布棚下,观流霞烹煮云海,恍见熔玉流金。友人出竹箫奏之,其声呜咽,竟惊起林间宿鸟。箫韵虽极清微,偏是这般轻细,反而渗入山夜骨髓。

夜半时分,忽闻轻叩院门,侍者低语:"诸君雅兴虽佳,然声浪沿石壁传导,已达下榻客房。"相顾愕然——本以栖身云巅可任性而为,焉知山之幽寂,竟使细微箫声生翅,穿透整座山林。

翌日临牖品云雾茶,但见白云自谷底冉升,渐次吞没泳池、帆布棚、乃至窗外松梢。顿悟庐山所以令人迷途者:此山本是活物,时以云纱雾帛拭其面目,使每次相逢皆如初见。

茶凉时,雾亦散尽。山峦袒露青翠脊梁,仿佛昨夜箫韵、霞色、云海,不过其一晌清欢。惟苔痕斑驳之石阶记得,多少过客足迹,曾在此短暂停留。

然此番登临,别有会心。夫山水之趣,不在穷极其胜,而在适意随心;文章之道,不在摹拟形似,而在发抒性灵。昔贤观山得道,今人览胜悟理,其致一也。虽止二昼一夜之游,而云水涤尘襟,松风清俗虑,已得山水真味。更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惟静观者能得其妙耳。

注:
1、匡庐:庐山之别称。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,故得此名。历代文人多用此雅称,如白居易《草堂记》:"匡庐奇秀,甲天下山。"
2、牯岭:庐山中心集镇,海拔一一六四米。1886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在此开发避暑地,因其英文名Kuling音译得名,素有"云中山城"之称。
3、莲花山庄:即原张学良别墅,位于庐山河东路和中三路交汇处。1934年建,曾为蒋行辕,1937年张学良在此被软禁。现为宾馆,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4、米氏云山:指宋代书画家米芾、米友仁父子创立的山水画派,善以水墨点染表现江南烟云变幻之景,世称"米点山水"。
5、云雾茶:庐山特产名茶,始于东汉,宋代列为贡茶。因终年沐浴在云雾之中而得名,素有"色香幽细比兰花"之誉。
6、云纱雾帛:化用庐山气象奇观。庐山年雾日达191天,云雾时若轻纱漫卷,时如素帛铺展,故有此喻。

【附识】

余素好古文,常以文言撰述。前日读胡适之《庐山游记》,忽生雅兴,特购得《徐霞客游记》以观。虽在学堂时即闻霞客先生盛名,然其文字实未深读。惟知其乃古今地理学之巨擘,所作游记堪称圭臬。

同步又览袁中郎随笔,尤爱其游记诸篇。中郎文字清丽洒脱,状物写景如在目前。窃思二公皆明代妙笔,一重实证,一主性灵,恰成游记双璧。余虽不才,心向往之。

乙巳年孟秋月既望,自匡庐归瑞昌,闭门旬日,方得成文。初拟效先贤笔意,以文言记此游,然下笔殊为不易。每至夜阑人静,独对青灯,字斟句酌,常至漏尽更残。其间数易其稿,犹觉未能尽意。尝于子夜搁笔,推窗见月,忽忆山中云气,恍若复现眼前,乃复秉烛疾书。

作文时力求以真心观物,虽用文言,不失当下真趣。文中所述缆车、泳池、帆布棚等物,皆今时之景,而以古雅出之,此中斟酌,颇费周章。如"缆车"一词,欲效古称"飞梯",又恐失其本真;"泳池"欲作"瑶池",终觉牵强。再三推敲,乃从俗称而饰以文辞,求其两全。

今文既成,重读之,犹见不足。想霞客当年筚路蓝缕,中郎昔日即兴挥毫,皆自然天成。余才疏学浅,虽勉力为之,终觉有斧凿痕。然山中虽止一宿之留,而云岚变幻之态,松涛泉响之韵,皆历历在目,付诸笔墨,亦自得其乐。

尤可记者,山馆夜半闻箫一事。本欲详述其韵,然恐文字不能传声,终以"呜咽"二字概之。此中遗憾,惟心知之。又如无边池映霞之景,虽极力描摹,犹恐未能尽显其妙。噫!文字之於实景,终隔一层。

呜呼!古文之道,岂易言哉?非徒摹其形貌,更须得其神韵。余今所作,不过学步邯郸,然既得山水之乐,复享作文之趣,虽止二昼一夜,亦可谓双美兼得矣。他日重读斯文,当犹见庐山烟云满纸,庶几不负此游。

闻君
时乙巳年孟秋于瑞昌

 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用户点评
    打开APP,查看更多评论
  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    x

    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   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  打开APP
    前往,阅读体验更佳
    取消
    ×
    问政江西小程序
    长按进入,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