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稻香客”赴石城之约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乡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、文化传承的载体,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,乡村正蓬勃发展。2025年7月20日至26日,江西农业大学“稻香客”乡村振兴实践团于深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,从产业发展、乡村服务、红色教育、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以专业知识与实践行动为石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。
深入调研摸实情 精准助力促振兴
实践团将产业调研作为乡村振兴切入点,多维度深入了解石城产业。走访石城县供销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,了解石城贡米的历史、优势及加工全流程,形成产业链初步认知。聚焦多元农业,考察科技小院梯田对贡米品质的影响,在珠坑稻米基地学习水稻鉴别方法,了解白莲基地“莲稻轮作”提升土地效益的模式。与高田镇政府交流,了解当地特色产业、客家文化情况及产业发展瓶颈,承诺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支持,考察当地白莲基地,思考产业升级模式。

开展乡村服务 赋能基层发展实践
7月23日,实践团在新坪村开展综合服务活动。指导老师汪欲鹏副教授针对当地水稻种植技术难题,举办专题讲座并现场答疑,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指导。成员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案例讲解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,增强村民反诈意识。同时开展漆扇艺术支教活动,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,推动传统工艺传承。午后,参与新坪村微党课学习,深化对乡村发展政策与实践路径的理解。

深化红色教育 汲取奋进精神力量
7月24日,实践团前往陈祖林烈士故居与石城阻击战公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。在烈士故居,成员们通过实物陈列与史料记载,深切缅怀陈祖林烈士投身革命、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;在阻击战公园,通过瞻仰纪念碑、聆听战斗历史,深刻认识到石城阻击战在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的重要意义。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默哀致敬,坚定传承红色基因、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。

传承文化根脉 守护乡村精神家园
7月25-26日,实践团深入堂下村和岩岭村开展历史文化调研。在堂下村,实践团探寻历史遗存,走进温革学堂,了解北宋书院教育发展脉络,知晓温革“破家兴学”典故,深刻感悟古代教育者的担当精神,“不求诸外,盍求诸内”的理念也深深烙印在成员心中。在岩岭村,实践团聚焦民俗文化体验,考察省级文保单位永宁桥,明晰其交通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,参与擂茶制作、聆听民俗故事,体会客家擂茶“五味调和”的生活哲学,推动传统民俗活态传承。

知行合一凝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
此次实践,江西农业大学“稻香客”实践团通过产业调研、乡村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活动,推动产学研融合,既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、乡村治理和文化宣传,也让成员在实践中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,增强责任担当意识。展望未来,实践团将坚持知行合一理念,围绕石城县发展需求,通过技术支持等方式常态化参与乡村振兴,为实现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持续贡献力量,助力石城乡村振兴。(通讯员 盛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