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南师范大学:友联白莲溢荷塘 劳动实践振乡村
盛夏七月,荷风送爽,石城县友联村的荷塘里,朵朵白莲绽放碧波,饱满莲蓬缀满枝头,一派丰收喜人景象。今日,赣南师范大学“格物鼎新·智汇星程”苏区振兴服务队走进这片荷塘,与当地莲农携手采收白莲,以劳动实践为纽带,感受乡村产业活力,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友联村文明实践员张莹带着队员们走进白莲产业田,满是自豪地介绍:“白莲虽‘小’,但也是‘大’产业。”荷塘边,阵阵莲香沁人心脾,队员们被眼前的田园美景打动。当地莲农耐心讲解白莲种植的选种、育苗、灌溉等知识,从生长特性到田间管理,细致的介绍让队员们对这一乡土产业有了全面认知。随后,队员们脱下鞋袜、挽起裤腿,踏入荷塘与莲农一同采摘莲蓬。弯腰、折茎、摘蓬,动作从生疏到熟练,在汗水与泥土的交织中,亲身感受盛夏采收的辛劳,也收获着劳作的独特乐趣。

“白莲一身都是宝,莲子、莲叶、莲芯,都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。”采收过程中,莲农向队员们分享着产业带来的实惠。亲身体验采摘后,队员们不仅体会到“粒粒皆辛苦”的深意,更明白了白莲产业对友联村发展的重要意义——它不仅是村民增收的关键支撑,更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名片。在劳动中,队员们还潜移默化地学习荷文化,锻炼实践动手能力,用青春力量为农业生产助力。

随后,服务队来到友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与村书记赖秋明展开深入交流。“坚韧不拔,寻求发展”,赖秋明书记在讲述友联村发展历程时,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信念。通过对话,队员们了解到,友联村已形成以白莲种植为核心,烟草种植、渔业养殖、水稻制种协同发展的多元产业格局。从尝试向日葵培育,到探索“稻鱼共生”新模式,再到打造“红色·友联”品牌、构建“红色+绿色+古色”发展格局,每一步探索都凝聚着村民的智慧与汗水。“石城人,实诚人”,从书记的话语中,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友联村人在产业发展路上的坚韧秉性,也体会到乡村精神的丰富内涵。这次交流不仅让服务队摸清了友联村的产业现状,更让队员们对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刻的感悟,大家坚信,在各方努力下,友联村定能书写出更精彩的振兴篇章。

为守护村民平安度夏,服务队还分成两组开展专项宣传活动。一组队员走进村民家中,围绕防诈骗知识展开宣讲。他们用通俗语言讲解常见诈骗手段,结合典型案例和具体数据,提醒村民警惕陌生电话、短信与链接,同时发放反诈宣传单,帮助村民提升防骗识骗能力,筑牢反诈安全防线。另一组队员则在友联村河岸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,通过情景剧演绎、安全知识讲解、齐读安全标语等生动形式,向孩子们普及夏日防溺水常识,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。
“和着乡音,带着泥味”,此次实践中,队员们始终脚沾泥土、心贴群众,扎根田野开展调研与服务,在行走的实践课堂中增长见识、锤炼本领,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 #赣鄱大地书写青春# (赣南师范大学 徐睿杰 何恩雨 查文涛 周紫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