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君|八月,再见了(散文),它带走的大抵是对盛夏的幻想

2025-09-01 22:14 阅读
青苔社

八月,再见了!
□闻君

八月的太阳,先是毒辣地晒着,后来便渐渐懈怠了,竟至于躲进云层里去,只偶尔露出半张脸来,打量这人间。它走得并不声张,只是热力一日日减损,终于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,被秋凉轻轻推到了一边。

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,连季节的更迭都显得格外艰难。八月的燥热像一场挥之不去的阴霾,不仅笼罩在天气里,更弥漫在街头巷尾。街道两旁的实体店,门可罗雀,玻璃橱窗上积着薄灰,映出路人匆匆掠过的影子。餐饮店的招牌依旧亮着,但店内稀稀落落的座位常常空了大半,偶有三两食客,也是低头扒饭,少有交谈。连街道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,仿佛不是在走路,而是在逃避什么——或许是暑热,或许是某种更无形的压力。

人们照例说"八月再见",然而八月何尝与谁作别?它不过是按着时节流转的规矩,退到记忆的角落里去了。街上的梧桐叶开始泛黄,却还不肯轻易落下,只是悬在枝头,显出几分踌躇的神色。这叶子大约也明白,八月既已过去,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

我翻检八月的残页,竟寻不出什么特别的印记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亦无刻骨铭心的相遇。有的只是寻常的晨昏,与往日并无二致的饮食起居。偶有朋友相聚,谈笑间也多是些浮泛的言语,酒过三巡,便各自散去,连余兴也未曾留下。这两年,连聚会都变得稀少,大家似乎都揣着心事,不愿轻易表露。


八月的热闹是表面的。蝉鸣聒噪,日影悠长,人们穿着单薄的衣衫匆匆行走,面上浮着汗珠,心里却未必真有多少欢喜。孩子们放暑假,起初欢呼雀跃,后来便也倦了,躲在空调房里打游戏,连门也不愿多出。这样的八月,实在平常得很。

如今回想,竟记不起八月里可曾有过什么特别的食物。大约吃过几次西瓜,甜是甜的,却也不过如此;喝过几杯冰镇啤酒,凉是凉的,终究不解渴。这些消暑的物事,原不过是抵抗炎热的权宜之计,一旦炎热退去,它们便也失了存在的理由。

八月里也下过雨,不大不小,下了便停,停了又下,如此反复,竟也积攒出几分秋意来。雨中的城市朦胧而温柔,行人撑伞而行,脚步却比平日更急,仿佛那雨珠里藏着什么催促似的。其实雨何尝催促过谁?不过是人心自己浮躁罢了。这两年,连雨都显得珍贵起来,人们不再有闲情赏雨,只盼着它快点过去,好让生活继续。

现在九月站在八月的废墟上,带着几分矜持的微笑。它尚未完全褪去夏日的余温,却又已经开始酝酿秋凉。这个月份向来被赋予太多美好的期许,仿佛只要跨过八月的门槛,生活便会自动变得清朗起来。然而季节的更迭从不保证人心的转变,九月的阳光或许温柔,照见的却依然是那些未解的难题

八月的确已经过去了。它带走了一些东西,也留下了一些东西。带走的,大抵是我们对盛夏的幻想;留下的,是我们对时光流逝的又一次确认。人们总说"告别过去",然而过去何曾真正离去?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孔,继续参与我们的现在。

站在九月的门槛上回望,八月不过是一段普通的时光,既不特别糟糕,也不格外美好。它像所有已经过去的月份一样,终将成为记忆里一个模糊的斑点,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时刻,才会突然清晰起来——然后又迅速隐去。

时光就是这样,它带走八月,带来九月,从不询问我们的意见。而我们,也只能跟着它的节奏,或欣喜,或惆怅,或木然地向前走去。

2025年9月1日夜于南昌

【后记】

南昌的体面,原是藏在白日的高楼与宽阔街道间的。可当我真正走进它的街巷,尤其是在八一大道、南京西路这样的所谓繁华地带走了半晌,才发现这体面底下,藏着怎样的落寞。

这些街道两旁的店铺,一家挨着一家,排列得整整齐齐,却大半门庭冷落。玻璃橱窗擦得锃亮,映出路人匆匆的身影,却照不见几个驻足的顾客。向塘土鸡馆的招牌亮得晃眼,可透过大玻璃窗望去,十几张桌子只坐了两三桌人。这情景,让我想起我们小县城——那里的店铺倒不这般讲究装修,但"旺铺招租"的牌子倒是挂得更为显眼,有些店铺索性连牌子都懒得挂了,直接拉上了铁门。

我信步走着,看着这些店铺,忽然明白,经济的寒流哪里分什么大城市小县城。它就像八月的风,表面上看似还带着些夏日的余温,内里却早已透骨的凉。店主们未必不晓得这道理,他们或许也试过直播带货,或许调整过商品价格,或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账本发过愁。但大势如此,个人的挣扎,终究像是螳臂当车。

街上的行人,大多行色匆匆,面无表情。他们或许和我一样,对这满街的萧条早已习以为常。城市灯火通明,店铺里却透着冷清,这种反差,比单纯的破败更让人心酸。它提醒着你,曾经的繁华不是幻觉,而今日的萧条也不是暂时的。

我忽然意识到,我们总说"告别八月",可这市井的寒意,却不会随着月份的更迭而消退。它从小县城蔓延到省会,从实体店蔓延到每个人的心里。这大概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。经济起落,本是常事,但这次的低迷,却格外磨人。不过生活终究要继续,就像我文中所写,我们"只能跟着它的节奏,或欣喜,或惆怅,或木然地向前走去"。区别只在于,有些人选择低头赶路,有些人则在寒意中依然仰望星空,相信春天终会到来。

愿这城市的灯火,能温暖每一个在经济寒冬中坚守的心灵。

2025年9月1日夜于南昌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用户点评
    打开APP,查看更多评论
  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    x

    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   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  打开APP
    前往,阅读体验更佳
    取消
    ×
    问政江西小程序
    长按进入,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