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流湖农科所插友的一封信

2025-09-23 08:03 阅读
岁月留痕

致流湖农科所插友的一封信
各位插友:大家好!
   乙巳仲秋,金风玉露。瓜果飘香,稻菽成熟。热暑渐褪,身心娴度。我们终于熬过了酷暑盛夏,迎来了最美好的丰收金秋。
   当我们在绿荫下徜徉,享受难得的轻松时光;当我们在健身房锻炼身体,寻觅青春优美的光亮;当我们牵着宝孙公举逛街,用手机支付体会时尚;当我们享受生活、安度晚年之时,朋友,你们是否还记得,五十年前那段难忘的时光岁月。
   曾记否,在新建县流湖农科所的小山岗上,聚集了一群人,他们刚走出熟悉的校门,来到了偏僻荒凉的农村。他们从全国各地、四面八方走来,响应党和政府号召,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刻苦改造世界观。
   曾记否,那方方正正的田畴,孕育着我们科学种田的梦想;那青砖黛瓦的针织车间,机器一排排,日夜连轴转;那低矮的猪圈牛栏,留下了我们忙碌的身影;那拥挤的集体宿舍里,春夏秋冬,歌声、笑声、哭声,演绎着情窦初开的恋爱;那昏黄的灯下漏夜苦读,孜孜不倦地追求改变人生。
   改革开放后,我们陆续离开了那片土地,告别了那熟悉而又“讨嫌”的地方。有的通过勤奋自学,考上了心仪的学堂;有的认真接受再教育,被推荐进城当工人吃了商品粮;有的享受国家的政策,返城回到了父母亲的身旁。
   五十年,并不漫长。五十周年,也很漫长。为了事业、为了生计、为了家庭、为了子女,我们长年累月、不停奔忙。插友们,或同在一座城市,或同在一个单位,却很少联系,更少相聚互诉衷肠。
   如今,我们年近古稀,皱纹满脸,白发苍苍。该放缓匆匆的脚步,回首过去的时光。那段上山下乡的岁月,那座黄土迷漫的流湖岗上,那些曾经栖身多年的平房,如今变成什么模样?!
   近日,流湖农科所最后一个离开的插友杨筱凤女士,农科所年龄最小的插友细伢子徐红小妹妹,来电建议在我们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,组织一次集体活动纪念纪念,让有兴趣的插友们,回流湖农科所去看一看。反复念叨, 故地重游,插友重逢,机会不多了。听完她们的倾诉,我心里沉甸甸的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   是啊,趁现在我们还能吃得进、睡得着、走得动,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,了却藏在心底深处的夙愿,这也许是我们人生中,最后一次重返流湖农科所吧!
   为此,特撰此文,发到群里,征求各位插友们的意见,有什么要求和建议,是否组织聚会?聚会的时间、地点、方式如何定?请你们各抒己见、商议决定。

    我恭候你们的大驾光临。
    此致
敬礼!
              
发起人:杨筱凤、徐红心、
(执笔:邓晓明13607065937)
二0二五、九、十九
   
   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用户点评
    打开APP,查看更多评论
  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    x

    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   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  打开APP
    前往,阅读体验更佳
    取消
    ×
    问政江西小程序
    长按进入,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