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好干事创业的“三重根基”
稻浪翻金,丰收的喜悦弥漫田间。曾经吱呀作响的手摇风车,已悄然隐退于现代农业的轰鸣之后。然而,那些伴随劳作而生的朴素智慧,却历久弥新。犹记外公摇动风车时的话语:“看这风车——扇叶定向不移,是根基之稳;轻秕尽去留实谷,去伪存真,是行事之要;匀速旋转不躁进,持中守正,是成事之道。”彼时懵懂,今日思之,其理深契干部干事创业之本:纵使工具方法日新月异,支撑事业行稳致远的核心要素却恒久不变——坚定如磐的信仰、求真务实的作风、沉稳扎实的行动。这三重根基,正是我们应对时代挑战、成就伟大事业的坚实依托。
筑牢信仰根基,以磐石之志践行为民宗旨。从兴业路到复兴路,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从秋收起义的星火燎原到长征路上的巍巍巨轮,一代代共产党人栉风沐雨、历经磨难,以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信念,铸就了百年大党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的辉煌。从长征路上的“半条被子”到悬崖峭壁凿出的“生命渠”,从战争年代“跟我上”的冲锋号角到抗疫战场“我先上”的铿锵誓言,从“摆脱贫困、富裕人民”的执着追求到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的深刻昭示……纵使时代变迁、重心转移,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始终如一,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路线从未偏移。新时代新征程,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,体察人民愿望,尊重人民创造,汇聚人民智慧,将人民至上内化为精神品格,自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,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,不断开创新局面、谱写新篇章。
夯实作风根基,以求真务实恪守清廉担当。纵观华夏青史,清廉自守素为圭臬:齐相晏婴“食不重肉,妾不衣帛”,东汉羊续“悬鱼拒贿”,东晋吴隐之“不惧饮贪泉”,南朝顾协“杖责馈赠者”……皆以守心如磐、严律己身为本。反观贪墨之徒,无不为物欲所役、人情所困,以民脂民膏装点门面,终致身败名裂。“上清而无欲,则下正而民朴”。党员干部的作风犹如风向标,具有鲜明的引领之效,尤当时刻铭记“一文虽微,能污白璧”之警训,坚守“但凭清心向明月”之操守,深悟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之真谛,自觉抵制诱惑,矢志传承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。更须树立正确政绩观,不务虚功、不图虚名,力戒形式主义,坚持实事求是,以真抓实干之姿履职尽责。
锤炼行动根基,以扎实步履勇闯时代新局。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,干一件事胜过讲一万句”。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的袁隆平院士,毕生躬耕于田畴,不畏艰辛,反复求索,终在试验田里育成“两系法”杂交稻,以躬身实践诠释了实干家的真谛。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扬帆。广大党员干部当摒弃坐而论道的清谈,勇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;不做畏风惧雨的“泥菩萨”,争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。要“扑下身子、沉到一线”,深入“解剖麻雀”,既观“高楼大厦”,亦察“背阴胡同”,切实做到情况摸清、问题找准、对策提实。当今时代,科技浪潮奔涌,知识迭代加速。面对前所未有的知识更新速度,唯有主动补齐知识弱项、能力短板、经验盲区,才能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本领,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才干。
信仰如根,深植沃土方能立身;作风如干,正直坚韧方能成材;行动如步,稳健扎实方能致远。信仰、作风、行动构成的“三重根基”,是干部干事创业最可宝贵的财富。新征程上,广大干部唯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、涵养务实之风、锤炼实干之能,方能不负时代重托,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。
(都昌县狮山乡人民政府 邹兴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