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时评:让“头雁”扎根,带“群雁”高飞

2025-08-21 12:23 阅读
大江网原创

  乡村要振兴,关键在“头雁”。8月21日《江西日报》一篇题为《抓好选育管用 赋能乡村振兴》的报道,揭示江西深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改革,一场以制度创新撬动乡村人才的变革,已然将“头雁领航”升级为“群雁高飞”的新格局。

  江西如何将“头雁效应”转化为“雁阵动能”?答案藏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密码里。当传统“土秀才”模式遭遇发展瓶颈,江西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,在12个县(市、区)开展试点,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改革,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从“选得好”向“管得活、用得顺”全面升级,走出了一条“群雁高飞”的乡村人才振兴新路。

  这场改革首先打破“本地选人”的思维定式。过去选村党组织书记像拆盲盒,如今变成精准选才。通过建立“五选十不选”清单,打破地域限制“跨村选人”,江西把选人视野从“村里找”转向“天下选”。数据最有说服力:江西推动各地借鉴信丰县五轮发动引人才做法,县委书记和党员县领导走出去动员839次,举办宣讲会4521场,回引人才7641人,“三顾茅庐”请回企业负责人、公司高管、创业有成青年等2716人。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,让全省1.79万个村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已达4.1万人,真正实现了人才回乡、活力回流。

  但江西的改革绝非简单“挖人”,而是构建了全链条培养体系。全省3.4万名经验足、能力强的乡镇干部、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,手把手教方法、传经验,让新手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。一套“选育管用”全链条机制正在形成。这种在实践中练、在考核中选、在激励中干的闭环,让村党组织书记真正实现了“有干劲、有奔头”。当“头雁”有了成长空间,自然会带领“群雁”奋飞向前。这种制度留人、事业励人的导向,让更多“赛场选马”选出的能人,愿意扎根乡村、深耕基层。

  从“引凤还巢”到“群雁高飞”,江西用机制创新破解了乡村人才困局。这场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村集体经济的倍增,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蝶变升级。当“头雁”振翅、“群雁”高飞,“雁阵”效应自然而然随之显现,这种由“点”到“面”的变革,正助力江西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

  (姚隽)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用户点评
    打开APP,查看更多评论
  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    x

    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   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  打开APP
    前往,阅读体验更佳
    取消
    ×
    问政江西小程序
    长按进入,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